信息检索:
 
   首页  资讯中心
首批1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发布时间: 2013-11-12   浏览次数: 2078

 

教育部财政部于2013年1月中旬至4月初组织了2012年度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工作,167个协同创新培育中心,经过三轮严格认定,最终14个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一、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是2012年8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两校一所”)联合启动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这也是首个由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育创建的协同创新中心。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瞄准世界物理学前沿和国家在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等领域的战略需要,围绕量子物质的制备和量子物态的探索重大创新任务,提出“一个中心,六个平台;五项协同,八项突破”的构建思路。即在科研组织方面,中心将形成新型量子及拓扑态研究、高温超导研究、低维量子结构和物性研究、介观光学及冷原子研究、多体量子系统及相互作用研究、实验技术与仪器研发六个创新平台。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中心将努力实现组织管理、人员团队、人才培养、科研组织、资源共享五个方面的协同,和中心协同管理机制、创新文化建设、跨校人员聘任、人员评价激励、学生联合培养、协同研究、资源成果共享、合作交流八项突破。争取在八年时间将中心建设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物理学学术创新高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的贡献。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

生物治疗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2月24日由四川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南开大学等在生物治疗领域有很强创新能力的重点高校共同成立。中心按照“一个中心、五个平台”的整体构架建设,五个平台分别为前沿生物技术与疾病机理研究平台、基因与免疫治疗研究平台、干细胞与组织修复研究平台、靶向药物治疗研究平台和生物治疗临床前及临床转化研究平台。中心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等高级科研平台为依托,深入4所高校院所之间的合作协同,力求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成果国际化。目前,四所高校已就协同创新中心的构建模式、运行机制等达成并签了多个协议。中心已投入建设经费上亿元用于人才引进、科研用房改善和仪器设备更新。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

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以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和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的协同融合为核心,选择国内知名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前列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及区域行业龙头企业“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为合作单位,通过校校、校所、校企和国际之间的深度合作,形成一个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体。中心围绕“一个主题”(跨越分子与过程的设计合成)、“两个领域”(功能导向物质的设计与绿色合成、能源及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利用)、六个方向(功能分子的设计与绿色合成和组装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功能物质的多尺度结构构筑与构效关系;功能导向物质绿色合成的过程强化及新技术与新设备;新能源及资源高效转化利用的分子设计、合成与应用基础;能源及资源高效转化与利用的多尺度多层次作用机理与调控机制;化石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与分离过程)。中心现已组建科研团队14个,将在能源、资源、环境、健康等领域,联合开展原始性、前瞻性、基础性和应用性创新研究,不断培养、汇聚一批国际学术领军人才与科研创新团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输出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打造国际化学化工学术领域的知名科研平台、创新平台和技术辐射平台。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南京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半导体所等单位,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国家在信息、物质、能源、生命等领域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共同创建。中心的宗旨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总体要求,大力推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领域科研、人才、学科“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该领域国际著名的学术中心,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由南京大学牵头,在外交部、海南省、国家海洋局的支持下,联合中国人民大学、海军指挥学院、中国南海研究院、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成立,2012年10月正式揭牌,目标是打造综合研究南海问题的中心平台。中心将依托南京大学地理信息、海洋海岛研究、边疆史学、国际关系、文献情报等方面的多学科优势,协同国内外相关研究力量,通过创新机制的改革,带动南海问题的研究,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基础信息与决策支持服务。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7月11日成立,中心以中国政法大学为牵头高校,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为主要参与高校,联合公检法机关等,共38个国内协同单位(3个大学、30个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和5个行业组织),及包括8个国外大学、研究所单位和6个国外教授单位的国际创新力量。中心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保障,开展司法文明协同创新研究,全面提升协同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能力,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公正高效权威和谐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推动中国司法文明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人才支持,构建司法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和司法理论研究成果向司法文明实践转化的平台。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心瞄准国家航天任务发展需求,以双方共建的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为基础,依托空天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按照“2+X”方式,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优势高校组成,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宇航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建设成为中国的“JPL”(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推动我国宇航科学与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

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9月8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旨在通过原始创新推动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实现自主研发。中心秉承“穷理致用、支撑引领”,的发展理念,坚持“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结合的“两轮驱动”发展模式,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紧密协同,联合相关基础研究优势单位,形成了“2+X”的举国协同创新体,开辟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中心围绕安全性保障、性能提升和新概念三个类别的6大基础与核心技术问题,汇集了百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和6支国家级创新团队,构建了8个相互协同的创新团队。通过创新的机制体制,实现了校校、校所间科研基地共享以及人才、设备、成果、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在学科布局、基础研究设施、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成果等方面实现“五个一流”,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持续突破推动我国航空发动机实现向自主研发的战略转变。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是由中南大学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的,牵头高校为中南大学,下设轻质高强结构材料与构件制造、高温结构材料与构件制造、有色金属先进结构材料与构件性能评价及表征3个一级平台。中心以航空航天急需的机体用轻质高强铝及钛合金材料、制动系统用高温耐热有色金属材料、发动机用难熔金属与高温材料及其构件为目标,构建跨行业、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体,提升有色金属行业持续创新能力,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提升材料学、工程学在ESI前1%的排名,建立新型交叉学科;寓教于研,培养有色金属先进材料与制造领军人才;形成国际一流的约20个研究团队、300余名研究人员;以任务需求为原则共享协同体内资源;财政专项5亿元、自筹8亿元。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6月24日在北京交通大学揭牌成立,中心由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三所高校与行业院所及企业共同筹建,将主要为我国高速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提供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支持。中心总体目标以轨道交通安全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为保障,突破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活力,转变大学创新方式,提升大学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聚集一批轨道交通安全世界一流人才,建设轨道交通安全世界一流学科,培养一批轨道交通安全拔尖创新人才;汇聚和建设轨道交通安全世界一流研究平台,攻克轨道交通安全重要基础科学问题和重大装备关键技术问题,建立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科学技术体系,呈现轨道交通安全若干世界一流科研成果。

十一、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又名中原经济区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协同创新中心)由河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农科院和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同组建,旨在服务中原经济区“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建设。中心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小麦玉米两熟作物产前、产中、产后重大科学技术需求为牵引,以小麦玉米两熟高产高效为目标,重点开展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储藏与高效加工等技术协同攻关,创新机制体制,优化整合资源,汇聚创新团体,不断提升小麦玉米的科技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打造区域特色鲜明、开放有序、运行高效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现代粮食产业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于2012年9月6日成立,是浙江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作为核心共建单位,由共同致力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服务和引领制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和国际创新机构等单位联合组建的非法人实体组织。中心以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制药产业协同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针对区域制药产业重大、共性问题,突破一批制药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系列协同创新的示范效应,使协同中心成为国际高水平的制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行业企业服务基地、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基地,成为区域乃至全国制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导航器。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为主导,苏州大学牵头,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东南大学、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单位参与共建的组织,旨在推进纳米科技创新和工业化发展。该中心的总体目标是经过八年努力,形成完善的人才、学科、科研、产业四位一体融合的体制机制,建成国内纳米技术专业化领域高起点、高水平、有特色的新型创新型和应用型学院,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纳米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导向型人才培养中心,建成面向区域发展的纳米应用领域国家实验室,为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创新资源集聚、学科布局合理、人才优势突出、产业形态高端、载体建设专业,公共平台完善、金融支撑有力、服务体系完备的科教协同创新示范区和国内发展水平最高、国际一流的纳米技术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提供强有力支撑。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由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主导,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过程所和微电子所等单位共同组建。中心面向江苏化学工业高端化的重大需求,围绕产品高端和技术先进两个方面,聚焦生物基化学品高效制造、膜材料与膜过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高性能胶凝材料制造与应用等四大创新方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实践,着力建设江苏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核心创新载体。

(来源:相关高校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