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
 
   首页  资讯中心
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经验
发布时间: 2013-11-12   浏览次数: 832

 

一、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背景

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建设的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于2004年10月在浙江省科技厅指导下运行,为浙江省内首批2个行业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平台有效整合了浙江大学、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和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其他4家承建单位的优势科技资源,以理事会和会员制方式吸纳了300多家医药企业加盟。而如何在该平台的基础上培育组建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进入首批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早已是浙江工业大学工作的重心和目标。

2012年3月,该校第六次党代会通过《浙江工业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提出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力争1个协同创新中心入围国家“2011计划”。

二、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组建过程

浙江省新药创制科技服务平台尽管为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的培育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浙江省制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做精原料药,做强制剂”的重大需求;“做精原料药”,该平台已有良好的协同基础;“做强制剂”,则需要学校尽快寻找到药物制剂研究领域优势创新力量加盟,以尽快加速原料药向制剂转型。

为此,浙江工业大学遴选了位居长三角领域的由周后元院士领衔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由侯惠民院士领衔的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联合组建单位,并于2012年7月,由该校副校长肖刚带队赶赴上海共商组建协同创新中心大事,表达了其合作意愿。为了更深入了解合作的基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和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又组织人马赶赴浙江工业大学现场察看。此后,两家单位正式签署《共建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国内优势创新力量联合了,还得集聚国际优势创新力量。为了加快药品质量体系接轨国际的步伐,打破原料药及成品药出口壁垒,2011年,中心执行主任苏为科多次赴美国Irvine Pharmaceutical Services,Inc.(IPS公司)洽谈。2011年10月,美方IPS公司终于同意与平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中心成立后,由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盛颂恩代表该校与IPS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符合美国FDA要求的亚洲唯一的第三方药学独立检测实验室。

至此,由浙江工业大学牵头,浙江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等6家核心协同单位共同建设,美国IPS公司等国际创新力量加盟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终于组建而成。

三、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申报过程

(一)材料写作组

撰写申报书是中心整个申报过程最棘手的环节之一,能否通过文字材料充分展现中心的实力和特色,对于申报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2年5月,学校组织精干力量成立材料写作组,着手推进中心申报书写作工作。撰写申报书,实际上就是撰写中心实施方案,如何使申报书能全面、准确地体现和符合国家“2011计划”要求。理解“2011计划”内涵实质、提炼平台运行经验、思考未来发展,成为材料组首当其冲的三件大事,也是最具挑战性和创新性的三件大事。这其中最痛苦的是,协同创新本身就是一个新事物,各方面对其认识也有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深刻领会国家战略意图,只有不断研读各种最新相关文件、领导讲话,以期最大限度与“2011计划”要求保持一致。

申报书的整个写作过程,实际也是中心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协同实施的过程。梳理平台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相关的制度设计,是申报书的核心内容,也是难中之难。材料组成员们一边从平台实践中总结、提炼、挖掘机制体制创新成效,一边结合实际,提出系列相关的制度设计。新的制度、新的措施不断经由相关部门落实、实施,中心工作得到全面推动。

(二)校内众单位

为了实现学校跨越发展,浙江工业大学校内众多单位均把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当作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来做。在该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牵头协调下,药学院、生环学院、学校办公室、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人事处、教务处、计财处、学生处、房产管理处、后勤管理处、容大后勤集团等众多单位紧密配合,密切协同,不断推进中心建设工作。

药学院

中心绿色化学制药方向、生物技术制药方向、环境友好支撑平台分别由药学院的苏为科创新团队、生环学院的郑裕国创新团队和陈建孟创新团队负责建设。3个团队在重大任务凝练、人员评聘、资源成果共享等方面大力协同、密切合作,强有力地支撑了中心的研究工作。

科学技术研究院

科学技术研究院全院10余人,有一半人员先后投入组织协调、材料整理等工作。除此之外,还负责了教育部汇报、各级政府部门联络、中心申报工作推进会、协同单位接洽、校内各个部门协调、牵头落实推动各类政策等大量工作。

发展规划处

发展规划处承担整体制度设计与安排等大量规划性工作。他们利用暑期休息时间,整理完成5万余字的《“2011计划”决策参考》;先后制订以“十大机制”改革为核心的20余项管理制度。

教务处、研究生院

为推进中心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探索、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务处、研究生院在药学院、生环学院、学生处等单位配合下,联合研究制订并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办法、本科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培养方案等系列政策,并设法做好一切与教学计划落实相关的系列工作,做了大量创新性的实践和探索工作。

人事处

人事处就如何突破学校现有的人事管理体制,如何建立以任务为牵引、开放流动的人员聘用机制,如何造就以动态、多元、融合、持续为特点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学校政策倾斜下,先后协助中心完成人员聘用管理办法、访问学者管理办法、人才评价与考核管理办法、岗位聘任实施办法等各种人事管理文件制订工作,大大推进了中心人事管理的改革创新。

计财处

为了收集数据,计财处几位负责人专程赶往上海两家协同单位,夜以继日地进行分析、汇总、分类。为了加快推动中心实体化运作,计财处先后为中心制订了财务、经费保障等系列管理办法。

其它部门

房产管理处在学校房产资源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各学院给中心腾出足够的空间;公共事务管理处、容大后勤集团对中心实验楼、办公楼等做了大量基建零修工作;学校办公室做了大量外联、后勤保障与协调工作,尤其在教育部专家组现场考察期间,圆满完成专家组的接待任务;党委宣传部用了短短4天时间,与相关公司合作,完成了协同单位情况宣传片。

四、总结

浙江工业大学正是在“中心的事就是大家的事;中心发展了,学校和学院也就跟随发展了”的思想的指引下,学校上下拧成一团,整体协同,在申报国家首批“2011计划”过程中,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协同精神和巨大的凝聚力,才能取得最终申报的成功。我们应当从中认识到协同精神所显示出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对于推动学校不断攀登高地、实现跨越发展的巨大作用。弘扬协同精神,凝聚精神动力。

(来源: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战略研究院,2013.07.26)